蔣慶華:規范創新搞市場,智慧發展謀提升
編者按:10月9日晚上8點15分,溫州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對話溫商》欄目播出采訪溫州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溫州陶瓷品市場總經理蔣慶華的專題節目。在節目中,蔣慶華暢談溫州陶瓷品市場華麗轉型和提升的經過。2006年以來,蔣慶華和他的團隊辛苦耕耘和不斷開拓,當年的那個由破舊廠房、倉庫改建的市場,現如今發展成一家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高端大型綜合專業家居建材市場。走上引領行業、迎合時代契機的智慧化發展大道。今天,本報整理了蔣總接受記者采訪的記錄,以饗讀者。
這是一位喜歡扎根一線,具有良好溝通和協調能力的負責人。2006年,他任職溫州市陶瓷品市場總經理后,經過一系列規范、科學和前瞻性的改革創新舉措,把一個老廠房、倉庫改建的舊市場一步步帶向了新時代背景下規范的、專業性的家居建材市場,實現了溫州陶瓷品市場華麗轉型和提升。
帶領市場穩步發展的這個人,就是溫州市陶瓷品市場董事長蔣慶華。
溫州陶瓷品市場成立于1998年6月,是溫州最早成立的建材裝飾專業市場,由于當時的市場主體發育還處于一個較低層次,市場普遍存在管理專業化程度低、缺乏現代商人的經營意識、交易行為不規范等等問題。
蔣慶華回憶,當時的市場整體狀況確實不好,結構比較簡陋,配套也不齊全,當時市場培育發展程度不高,經營戶也好,管理者也好,各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提高。
市場培育不健全、創新能力不足、缺乏競爭優勢、品牌檔次較低以及國企改制歷史遺留問題等等情況擺在了他的面前,但他有信心改變這一切,接手市場后,他帶領團隊開始逐步對市場定位、服務宗旨、經營理念、發展規劃等進行全面的部署。
蔣慶華說,當時經營戶普遍品牌意識不強,很多人過于追求短期利益,所以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打造品牌形象和提升服務意識。
沒有注冊商標的就不讓你進,已經有了注冊商標也要向品牌進軍,低檔次的品牌要向高檔次的品牌發展,這是一個方面。同時,從源頭上把關,必須提供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進貨的渠道,如果是進口的產品要提供報關單,在2002年的時候,市場在全市第一個建立了商品貿易的預賠基金,把預賠基金200萬放在市消費委那里,一旦出現經營戶和消費者發生貿易糾紛,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出預賠,這樣一來,消費者在維權方面有了保障,市場還建立信用監察辦公室以及消費者的投訴站。
幾年的時間里,市場教育管理制度、市場商品信譽卡使用制度、商品實際明碼標價制度等等管理制度相繼出臺和落實,加上市場硬件的提升,消防安全的保障,市場開始逐漸做大,也開始逐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成為浙南、閩北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專業市場。企業年效益從2006年的1000多萬增加到了2011年的2400多萬。2013年3月,溫州市人民政府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溫州市商貿市場提升發展的實施意見》,溫州陶瓷品市場位列全市5個改造提升商貿市場名單,開始進行市場改建提升工程。
2018年,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成為集品牌展示交易、家裝設計、電子商務、售后服務為一體的中高端家居建材主流商場。目前,二期工程也已經啟動,屆時,一期二期將形成超過6萬平方米的大型綜合市場。蔣慶華說,專業化市場未來將從信息化、個性化等幾個方向發展。其中,智慧商場的建設也是一個主流。
蔣慶華認為,智慧商城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我們現在智慧商城達到四個方面的智慧:第一個是智慧的管理;第二個是智慧的貿易;第三個是智慧的倉儲和物流;第四個是智慧的一種服務。
蔣慶華說,智慧化商場對于建材家居專業行業來說,是一次新的變革,是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高度融合。通過平臺的建設可以短期內迅速實現建材家居商品、價格、渠道、促銷乃至家裝設計、裝飾裝修等方面與消費者的全方位對接,既節約了大量成本又達到了品牌宣傳和產出銷售的目的。在擔任溫州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會長期間,蔣慶華曾多次提倡和建議溫州行業市場能共同發展,共同打造智慧化商場。
采訪中,蔣慶華說自己雖然目前卸任了協會會長一職,擔任了其它職務,但本著職責和對行業的熱愛,他還是提出了不少的建議。他認為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行業雖面臨挑戰但更多的是新的機遇;傳統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商品交易市場轉型發展、信息化建設是重要的提升和開拓方向,其中,還要提倡創新發展、誠信服務,唯有做好這些,整個行業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